新三板或陷退市狂潮,基础层恐成"地狱"
时间:2015-12-03 10:07 来源:未知 作者:yuxin 点击:次
甲之蜜糖,乙之砒霜。
就在市场为新三板“分层制”揭开面纱集体叫好的同时,一些企业却跌入无尽恐慌。他们是占据新三板挂牌数量大部分的“僵尸”企业,即挂牌后几乎无成交的股份。
证监会日前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,新三板将初步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,并将于11月24日公布分层方案。
马太效应令富者恒富、穷者益穷,分层之后的新三板势必将使创新层吸走大部分的市场关注力,集中更多的交易资源。
同时,《意见》还写道,将“依法建立常态化、市场化的退出机制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没有市场,“僵尸企业”将会被新三板扫地出门。
由于实质上采用注册制,资本市场的残忍性将在分层后的新三板“原形毕露”:资金将追逐具有相对安全边际的创新层企业,而对基础层来说,这里或许会成为“地狱”。
海量增长背后是存量的冷清
股转系统的数据显示,截至11月20日,新三板挂牌公司达到4239家,比2014年底的1572家增加了2667家。
而今年以来截至20日,共有1619 家公司完成2175次发行,完成2次以上(含2次)发行的公司有407家。
对比上述两组数据可以发现,在今年挂牌的企业中,有1000多家是仅挂牌、没有融到资金的。再加上大量零成交的已有挂牌企业,事实上,市场对新三板的热情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高。
可是明知道这里是“冷宫”,还是有大量“新人”扎堆涌入。据统计,目前在审企业有2000多家,已与券商签约、正在改制、完成股改、通过券商内核的拟挂牌企业共有6000家左右。
从挂牌企业的日成交额来看,分化更为明显。今日(23日)总成交额达到17.13亿元,上涨个股550家、下跌个股223家,而成交额超千万的共达到38家;其中联讯证券和明利仓储就分别达到3.32亿元和1.24亿元,两家就占到日总成交额的1/4以上。
有一句传言是,新三板10%的企业占到了90%的交易额,剩下的都是无人理睬的“僵尸”。
新三板设立借鉴了美国纳斯达克的制度框架。而除了鲜明的分层制度,纳斯达克之所以能够保持活力,离不开其多元化的退市制度。
成立23年来,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中有1.3万家已退市,2008年以来挂牌数量始终保持在3000家左右。而新三板上企业却鲜有摘牌之说。
证监会《意见》第七条写道:坚持以市场化、法治化为导向推进监管转型,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本,以公司自治和市场约束为基础,以规则监管为依据,构建职责明确、分工清晰、信息共享、协同高效的监管体系,切实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。依法建立常态化、市场化的退出机制。
一言概之——新三板也将建立退市制度啦。
那么问题就来了。如果分层后的新三板参照的是纳斯达克严酷的退市制度,大量“僵尸”企业将在基础层如何生存?怎样的企业可能会触及退市底线被新三板扫地出门?
还是带大家分析和回顾一下纳斯达克的经验,以期为上述问题找到答案。
除了瓜好,黄婆还得会卖瓜
和A股不一样的是,纳斯达克挂牌的速度很快,但退市的速度更快。从1985年到2008年,美国纳斯达克有11820家IPO,但同期退市数达到12965家,净增长为负数。
根据纳斯达克的有关规定,上市以后,如果不符合下列最低的要求,即所谓持续上市要求,就会予以摘牌。
以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为例,其持续上市标准包括:
1.股东权益不低于250万美元/市值不得低于3500万美元/净收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中的两年不得低于50万美元(以上三项条件,符合一项即可);
2.公众持股量不得低于50万股;
3.公众持股市值不得低于100万美元;
4.最低报买价不得低于1美元;
5.做市商数不得少于2个;
6.股东人数不得少于300个;
7.达到公司治理要求。
其中上述第4条,再给大家翻译一下。
上市公司的股票如果持续30个交易日每股价格不足一美元,将发出亏损警告。被警告的公司如果在90天里仍然不能采取措施提高股价,将被宣布停止股票交易。这就是所谓的“一美元退市规则”。
所以,从纳斯达克上述标准来看,除了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外,市场对股价的认可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看到这里,一直默默埋头苦干而不会吆喝的新三板公司们,不知你们做何想呢?
(来源:三板富)
东莞专业财税服务!东莞18年行业办事经验!让您省心,放心,有保障,值得首选!
服务热线:13790386920
QQ:327468069

关键字:东莞清算报告,东莞审计报告